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,因工程施工影响道路交通及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、噪音等对居民出行生活造成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。为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、居民生活的影响,,市城乡建设委发布消息,《青岛市市政工程低影响建设导则》(以下简称《导则》)已于近期发布实施。导则要求,横跨主干道路的桥梁工程优先采用预制拼装等施工方法,具备建设条件且符合规划的新建道路工程,应优先考虑建设综合管廊。
《导则》通过详细分析市政工程建设对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,并针对影响因素从道路交通、市政管网、环境保护、资源节约及施工周边等五个方面,提出了低影响建设的措施,将市政工程建设对周边影响降到。《导则》适用于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市政工程的新建、改建、扩建、大中修工程,明确规定,市政工程低影响建设应遵循“、少占、快退、路畅、管通、绿色”的基本原则,即确保,少占路扰民,快施工退路,道路顺畅,管网畅通,绿色施工,限度降低工程建设影响。
《导则》要求,横跨主干道路的桥梁工程优先采用预制拼装、挂篮施工、滑模施工、顶推施工、转体施工等施工方法;横跨主干道路的管线工程优先采用顶管、拖管、穿越等非开挖的施工方法;市区内道路施工,不具备全封闭施工条件的,原则上应分幅、分时段、分路段施工;市区内地铁施工,具备施工条件的,宜采用机械掘进、静态爆破等施工方法;施工场地应少占或不占道路资源,并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工期;需要占路施工的,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、的前提下,应优先采取夜间施工;具备建设条件且符合规划的新建道路工程,应优先考虑建设综合管廊,不具备建设综合管廊条件的,应将市政管线敷设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,减少后期重复开挖影响;城市主要干道、人流较密集路段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区,原则上应进行封闭施工管理并严格落实扬尘防控措施;市政工程建设应对施工机械、夜间施工、爆破等有噪音影响的施工采取有效的消音降噪措施,并告知受影响群体;市区市政道路养护、维修作业,应避开交通高峰期。中、高考期间,确需夜间施工的,应避免产生噪音。
“《导则》实施以后,市政工程建设将更加规范,对居民生活影响更小。”市城乡建设委市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施工组织中,是否封闭施工、占路多长时间、什么时段施工、如何调流等将更多的考虑对附近居民出行的影响及感受,采取多项组合措施,将对居民出行的影响降到,影响时间降到最短。
记者还了解到,从即日起,我市将开展为期6个月的市政工程低影响建设专项检查,重点检查市政工程低影响建设措施落实情况;检查中对发现在建市政工程未严格落实低影响建设措施,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,将对工程建设、监理、施工单位进行通报批评,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考核管理办法予以严肃处理。 |